一、引言
今天我们要讲【结构型】设计模式的第四个模式,该模式是【组合模式】,英文名称是:Composite Pattern。当我们谈到这个模式的时候,有一个物件和这个模式很像,也符合这个模式要表达的意思,那就是“俄罗斯套娃”。“俄罗斯套娃”就是大的瓷器娃娃里面装着一个小的瓷器娃娃,小的瓷器娃娃里面再装着更小的瓷器娃娃,直到最后一个不能再装更小的瓷器娃娃的那个瓷器娃娃为止(有点绕,下面我会配图,一看就明白)。在我们的操作系统中有文件夹的概念,文件夹可以包含文件夹,可以嵌套多层,最里面包含的是文件,这个概念和“俄罗斯套娃”很像。当然还有很多的例子,例如我们使用系统的时候,会使用到“系统菜单”,这个东西是树形结构。这些例子包含的这些东西或者说是对象,可以分为两类,一类是:容器对象,可以包含其他的子对象;另一类是:叶子对象,这类对象是不能在包含其他对象的对象了。在软件设计中,我们该怎么处理这种情况呢?是每类对象分别对待,还是提供一个统一的操作方式呢。组合模式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途径,接下来我们就好好的介绍一下“组合模式”吧。
二、组合模式的详细介绍
2.1、动机(Motivate)
客户代码过多地依赖于对象容器(对象容器是对象的容器,细细评味)复杂的内部实现结构,对象容器内部实现结构(而非抽象接口)的变化将引起客户代码的频繁变化,带来了代码的维护性、扩展性等方面的弊端。如何将“客户代码与复杂的对象容器结构”解耦?如何让对象容器自己来实现自身的复杂结构,从而使得客户代码就像处理简单对象一样来处理复杂的对象容器?
2.2、意图(Intent)
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“部分-整体”的层次结构。Composite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。 —— 《设计模式》GoF
2.3、结构图(Structure)
2.4、模式的组成
组合模式中涉及到三个角色:
- 抽象构件角色(Component):这是一个抽象角色,它给参加组合的对象定义出了公共的接口及默认行为,可以用来管理所有的子对象(在透明式的组合模式是这样的)。在安全式的组合模式里,构件角色并不定义出管理子对象的方法,这一定义由树枝结构对象给出。
- 树叶构件角色(Leaf):树叶对象是没有下级子对象的对象,定义出参加组合的原始对象的行为。(原始对象的行为可以理解为没有容器对象管理子对象的方法,或者 【原始对象行为】+【管理子对象的行为(Add,Remove等)】=面对客户代码的接口行为集合)
- 树枝构件角色(Composite):代表参加组合的有下级子对象的对象,树枝对象给出所有管理子对象的方法实现,如Add、Remove等。
组合模式实现的最关键的地方是——简单对象和复合对象必须实现相同的接口。这就是组合模式能够将组合对象和简单对象进行一致处理的原因。
2.5、组合模式的具体代码实现
组合模式有两种实现方式,一种是:透明式的组合模式,另外一种是:安全式的组合模式。在这里我就详细说一下何为“透明式”,何为“安全式”。所谓透明式是指“抽象构件角色”定义的接口行为集合包含两个部分,一部分是叶子对象本身所包含的行为(比如Operation),另外一部分是容器对象本身所包含的管理子对象的行为(Add,Remove)。这个抽象构件必须同时包含这两类对象所有的行为,客户端代码才会透明的使用,无论调用容器对象还是叶子对象,接口方法都是一样的,这就是透明,针对客户端代码的透明,但是也有他自己的问题,叶子对象不会包含自己的子对象,为什么要有Add,Remove等类似方法呢,调用叶子对象这样的方法可能(注意:我这里说的是可能,因为有些人会把这些方法实现为空,不做任何动作,当然也不会有异常抛出了,不要抬杠)会抛出异常,这样就不安全了,然后人们就提出了“安全式的组合模式”。所谓安全式是指“抽象构件角色”只定义叶子对象的方法,确切的说这个抽象构件只定义两类对象共有的行为,然后容器对象的方法定义在“树枝构件角色”上,这样叶子对象有叶子对象的方法,容器对象有容器对象的方法,这样责任很明确,当然调用肯定不会抛出异常了。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选择是实现为“透视式”还是“安全式”的,以下我们会针对这两种情况都有实现,具体实现如下:
1 | namespace 透明式的组合模式的实现 |
以上代码就是“透明式的组合模式”实现,以下代码就是“安全式的组合模式”实现:
1 | namespace 安全式的组合模式的实现 |
这个模式不是很难,仔细体会实现关键点,最重要理解模式的意图,结合结构图,大家好好体会一下。
三、组合模式的实现要点:
- Composite模式采用树形结构来实现普遍存在的对象容器,从而将“一对多”的关系转化为“一对一”的关系,使得客户代码可以一致地处理对象和对象容器,无需关心处理的是单个的对象,还是组合的对象容器。
- 将“客户代码与复杂的对象容器结构”解耦是Composite模式的核心思想,解耦之后,客户代码将与纯粹的抽象接口——而非对象容器的复杂内部实现结构——发生依赖关系,从而更能“应对变化”。
- Composite模式中,是将“Add和Remove等和对象容器相关的方法”定义在“表示抽象对象的Component类”中,还是将其定义在“表示对象容器的Composite类”中,是一个关乎“透明性”和“安全性”的两难问题,需要仔细权衡。这里有可能违背面向对象的“单一职责原则”,但是对于这种特殊结构,这又是必须付出的代价。ASP.Net控件的实现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。
- Composite模式在具体实现中,可以让父对象中的子对象反向追朔;如果父对象有频繁的遍历需求,可使用缓存技巧来改善效率。
组合模式的优点:
- 组合模式使得客户端代码可以一致地处理对象和对象容器,无需关系处理的单个对象,还是组合的对象容器。
- 将”客户代码与复杂的对象容器结构“解耦。
- 可以更容易地往组合对象中加入新的构件。
组合模式的缺点:
- 使得设计更加复杂。客户端需要花更多时间理清类之间的层次关系。(这个是几乎所有设计模式所面临的问题)。
在以下情况下应该考虑使用组合模式:
- 需要表示一个对象整体或部分的层次结构。
- 希望用户忽略组合对象与单个对象的不同,用户将统一地使用组合结构中的所有对象。
四、.NET 中组合模式的实现
其实组合模式在FCL里面运用还是很多的,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所感觉,这个模式大多数是运用在控件上或者是和界面操作、展示相关的操作上。这个模式在.NET 中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应用与WinForms和Web的开发中,在.NET类库中,都为这两个平台提供了很多现有的控件,然而System.Windows.Forms.dll中System.Windows.Forms.Control类就应用了组合模式,因为控件包括Label、TextBox等这样的简单控件,这些控件可以理解为叶子对象,同时也包括GroupBox、DataGrid这样复合的控件或者叫容器控件,每个控件都需要调用OnPaint方法来进行控件显示,为了表示这种对象之间整体与部分的层次结构,微软把Control类的实现应用了组合模式(确切地说应用了透明式的组合模式)。
五、总结
我写文章,怎么也要3个小时,也要读上好几遍,防止有错字错句的出现。我也想把握的理解更好融进我写的文章中,但是能力有限,欢迎大家来批评指正,我也会从中收益。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了,模式这个东西就像“独孤九剑”,不要死记硬背,要多看看别人的,多写写代码,要理解场景和意图,多写多练吧,你就有可能成为一代大侠。模式学无止境,我也是刚刚开始。
本文链接: https://netlover.cn/2018/08/19/csharp-composite-pattern.html